◎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此外,氢的洲际运输还存在其他安全问题,如容器泄漏,氢气装填和卸载时发生事故,船只碰撞等。
美国政府的应对本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将与Darkside同美国政府、克罗尼尔公司之间的博弈进展息息相关。我国应开展能源安全相关立法建设,并与各国政府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维护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投资项目的网络安全维护。
此外,可以尝试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依托中国交易中心下的双边本币结算的能源交易机制,推动石油人民币国际化。美国总统拜登在5月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有证据表明DarkSide位于俄罗斯境内,但尚无证据表明俄罗斯政府参与其中,拜登还表示,他计划在下个月与普京在第三国会面时正式提出俄罗斯为网络犯罪分子提供安全庇护所的问题。目前,虽然1、2、3、4号等主要线路均处于离线状态,但终端和交付点一些较小横向线依然可以使用。美国大量基础设施的建造和运营都有私人机构负责,其中有超过9,000家独立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活跃在各级交易市场上,他们开发了美国90%的油气井,生产54%的石油和 85%的天然气,创造了美国4%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S&P Global Platts的全球石油分析主管Richard Joswick表示没有紧迫的能源短缺,因此也不必惊慌地购买汽油。
拜登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其于今年4月20日发布一项旨在保障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免受复杂网络攻击威胁声明,并授权能源部开启100天审查,通过改善国家电力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创新公私合营伙伴关系、帮助所有者和操作者实现网络安全现代化,从而保护美国电力系统供应链免受网络攻击。但是私营机构往往难以把握市场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技术更新换代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大量私营机构旗下的基建设施难以应对日益活跃的新技术攻击,而联邦政府只能被动的为私人机构的市场化选择买单。但是,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蓝图中多次提到摆脱对镍、钴元素的依赖,但也只是停留在对目标的描述,缺乏技术路径和政策保障。
欧洲在2018年2月发布电池战略行动计划,从经济、技术、关键环节投入、掌握定价权方面规划了欧洲未来的电池战略。锂电池所需的各类元素,锂的供应安全风险极低,虽然重要性很高,但基本无需担忧。的确,如果国内制造能力无法满足国防电池需要的话,那的确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容忍的情况。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明确了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径。
锂资源作为锂电池最为主要的资源,并不算稀有资源,特别是在2017年-2019年的锂矿扩产狂潮之后,全球的锂矿产能是过剩的,所以在这一领域,并不存在供应安全问题。所以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马太效应明显,一旦形成领跑局面,就很难打破,除非开辟新的赛道。
镍成为了锂电池产业链在资源端最为敏感,也最为重要的资源。刺激美国国内的正负极材料、电芯、电池组的生产能力。同时在印尼,同时还有另外三个HPAL项目在建,投资方囊括了中国目前电池原材料行业的所有巨头,华友钴业、洛阳钼业、格林美。动力电池制造是一项资金、技术、人力三密集的行业,再加上产业链上游的原料、前驱体制造同样也是三密集的行业。
2030年的远期目标是开发无钴、无镍的电极成分,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成本等重要指标。欧洲在最近两年开始大踏步提速电池制造能力,不论是现在头部的中日韩企业,还是欧洲本土的电池厂商,都在大刀阔斧的投资扩建产能。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掌握了解决HPAL成本高,产能不稳定的钥匙,中冶恩菲设计院设计的巴布亚新几尼亚瑞木项目是当前全球少有的HPAL工艺达到设计产能并且平稳运行的项目。在电池战略方面,欧洲的策略非常清晰,放弃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前驱体和原材料加工部分,率先在电池制造领域完成布局。
建立成规模的锂电池回收产业链是美国锂电池国家蓝图当中最有价值的一条,在建立回收规范的时候,向前会影响电池组的制造规范,这样在电池制造领域,美国就可以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与美国的这份蓝图文件相比,中国、欧盟前几年发布的多份文件,路径要清晰得多。
这份国家蓝图开宗明义,指出锂电池改变了人们到日常生活,从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汽车到电网存储到国防,对发展清洁能源经济至关重要。比如传闻中,苹果汽车就要求动力电池供应商一定要把制造厂设在美国境内。
值得关注的是无钴、无镍频繁的出现,可见这份锂电池国家蓝图当中对于钴与镍两种敏感金属的担忧有多么强烈。如果真的可以如期量产,那么现有的前驱体和原材料产能就会被淘汰,但电池制造能力不会荒废,因为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与现在的动力电池生产工艺有相通之处,现在的电池产能建设不会完全浪费。目前在这一领域,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都有资本布局,全球锂矿供给基本被三国垄断。这两个目标走到了美国最为擅长的道路上,依靠技术取得竞争优势。这其中有规避风险的考虑,以大众为代表的多家欧洲车企都在固态电池领域有高额投入,按照大众在今年的大众Power Day上发布的消息,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是2023年。但在这方面,美国面临的局面更加残酷,资源布局领域,主要的玩家只有中美两家,而在电池制造这一领域,则是中、欧、美、日、韩的多人游戏。
这才是美国锂电池供应安全最大的风险。回收是当前锂电池产业链当中刚刚开始升温的领域。
中日韩欧已领先太多,美国想追上希望渺茫上周,由美国能源部、国防部、商务部、国务院四部门联合组建的联邦先进电池联盟(The Federal Consortium for Advanced Batteries,下称FCAB)发布了美国锂电池国家蓝图(2021-2030),这是第一份由政府主导制定的美国锂电池发展政策。因此在这份美国锂电池国家蓝图中,设立的目标一就是确保电池原材料供应安全,并寻找替代材料,降低美国锂电池产业对敏感资源的依赖。
电池企业更是如此,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TOP10(见表1)当中,一家美国企业都没有,中国6家,韩国3家,日本1家,东亚三强瓜分了动力电池92%以上的市场份额。镍本身并非稀有金属,全球每年的镍产量约为250万吨,其中85%供应不锈钢生产,当前动力电池生产使用的镍仅占5%的份额。
因此在蓝图文件所涵盖的2021年-2030年间,想在美国建立锂电池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制造能力,恐怕只有和欧洲一样,中日韩企业在美国开厂这一条路了。锂电池技术和配置的标准化。图2:全球探明锂资源储量国别占比除了头部企业、熟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在优势分析方面的研发、贸易伙伴以及资本准入方面,美国的确拥有一定优势,但因为在特朗普任期内对新能源的投入减缓,美国已经实质上错过了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窗口期,在现有的产业环境下,依靠这些优势很难扭转趋势。同时回收再利用也能让美国最大可能的降低对敏感材料的依赖程度。
同时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在进一步降低电池行业对锂矿资源的敏感性。01 美国只有特斯拉一张牌这份国家蓝图当中,FCAB对美国锂电池产业的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见图1),为什么财经十一人认为这份蓝图的估计偏乐观,主要就是这份SWOT分析当中,优势(STRENGTHS)当中的很多要素其实并不成立。
如果算上预计2024年投产的最大制造厂,仅印尼境内的四个中国企业投资项目就可提供26.5万吨镍。联邦立法要求电池制造中使用回收材料。
表1 :2020年全球车用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方面,美国不占优,整个产业链也基本没有在美国布局,那么熟练的劳动力从何而来呢?而且电池制造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并非熟练工人,而是熟练工程师,在工程师的存量以及未来的供给方面,中国优势明显,欧洲也显著优于美国,在锂电池制造当中,美国的劳动力水平并无优势。2021年5月,在位于印尼力勤矿业HPAL项目正式投产,氢氧化镍设计产能含镍3.5万吨。
依靠特斯拉一家与中欧的群狼竞争,美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方面不掉队已经算表现优异了。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科技研发是否能发现某种完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达成成本、性能的双赢。而十年后,即便固态电池成本下降了,但锂电池形成的庞大产业惯性恐怕将很难扭转。2、建设美国国内锂电池原材料加工能力。
3、刺激美国国内的正负极材料等前驱体、电芯、电池组的生产能力。在2020年财报当中,特斯拉透露,2022年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200GWh,产量100GWh,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
而在镍资源的布局上,美国明显已经失去了先机。的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引领企业是特斯拉,但是要论整个第一集团的竞争力,中国与欧洲更为领先,美国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几乎无所作为,更遑论领跑市场了。
到2030年,要实现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电池90%以上回收。但可开采储量方面,美国就非常有限了,盐湖卤水型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锂三角——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以及中国,固态锂辉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3:56天狐定制
2025-04-05 13:55天狐定制
2025-04-05 13:45天狐定制
2025-04-05 13:24天狐定制
2025-04-05 12:35天狐定制
2025-04-05 12:23天狐定制
2025-04-05 12:21天狐定制
2025-04-05 12:18天狐定制
2025-04-05 11:40天狐定制
2025-04-05 11:26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